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巾子巷春风楼,玉腰姑娘要发行新歌了!

消息一出,预定“春风楼”雅间、散座的客人纷至沓来。

国信所的沈鹤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不禁暗自得意,幸亏老子选的是“至味堂”。

能和“春风楼”比肩并立在巾子巷黄金宝地,“至味楼”当然也是极高档的所在。

但是两处所在侧重点不同,“春风楼”主打的是声色犬马,“至味堂”主打的是美酒佳肴。

声色犬马的花销,可比一桌上好的酒席还要贵上许多,如果当初他选在“春风楼”,只怕收的礼金还抵不上花销。

而现在,他七月初七在“至味堂”办寿酒,旁边的“春风楼”玉腰姑娘献新歌,倒是给他这边凭添了几分热闹。

……

宋家小食店,现在应该叫宋家风味楼了。

门前、院中,都堆着建材。

风味楼暂时打烊,如今正在扩建。

自从宋老爹雇了厨娘、帮厨还有一个小二,不止他清闲下来,鹿溪也不太忙了。

鹿溪一向喜欢研究美食,这一腾出空来,便可以有更多时间和心思用在研究美食上了。

杨沅曾经向她介绍过许多“异域美食”,鹿溪就尝试着仿制了几道出来,放在“宋家风味楼”尝试推出,还真的大受欢迎。

这一下便鼓舞了鹿溪,每日都尝试研究新菜,一旦研究出来,就在自家推出,看看效果。

宋代正是饮食文化大爆发的时代,可是又有哪个名厨如鹿溪一般,受过千年之后的饮食文化灌输,又反作用于这個时代?

所以,宋家风味楼以三天一道的速度,接连推出新菜,几乎每一道新菜,都能被老饕们认可。

这让“宋家小食店”一跃成为青石巷乃至后市街一带最有名的饭店了,在这里吃饭现在是要预约的。

眼见如此,宋老爹便跟计老伯核计了一下,找到计老伯的房东,把旁边这幢小屋买下来了。

如此一来,两边合并,再把原本的二楼阁楼改建的更大,便形成了面积更大的两层楼。

计老伯则迁进风味楼,以后就在宋家风味楼里专门负责卤味。

此时的“宋家风味楼”正在打烊装修,只有宋老爹父女所住的左厢房暂时没动。

饶是如此,房间里也堆满了从杨沅原住的右厢搬来的杂物。

计老伯、曲大叔和宋老爹就坐在这些杂物之间,说着话。

宋老爹说道:“那人如今在春风楼呢。”

他没有指名道姓,女儿在阁楼呢。虽说女儿不会在意他们三个老人家聊天的内容,可万一听见一句两句的呢。

老曲问道:“他想做什么?”

宋老爹道:“陆家小子是他的跑腿儿,在帮他盯着国信所。”

老曲皱了皱眉:“难不成,他怀疑国信所的人,和他大哥的死有关?”

说到这里时,他特意压了压嗓音。

宋老爹又道:“我还发现,皇城司的人也在盯着国信所。”

皇城司的秘谍,又怎么比得了宋老爹这种战场上的精英斥候?

皇城司的秘谍即便任务失败,大部分时候也没有性命之忧。

可是在战场上,暴露就意味着死亡。

而宋老爹是战场上历练出来的,皇城司秘谍们的很多手段,在宋老爹眼中都幼稚的很。

老计“嘿”地一声,缓缓道:“所以,国信所很可能真有问题了,他们毕竟是长脚汉的爪牙!”

皇城司隶属禁军,而三衙禁军的班底是岳家军和韩家军。他们这些老兄弟作为岳家军的老卒,自然而然会站在皇城司一边。

思索良久,老曲抬头道:“他把自己隐藏了起来,显然是打算干一票大的。怎么样,咱们帮不帮?”

宋老爹冲楼上呶了呶嘴儿,压低嗓音道:“就冲他不想牵累我家鹿溪,还算有良心、有担当!”

老计不耐烦道:“别说拐弯抹角的屁话,那就是帮喽?”

曲涧磊瞪了他一眼:“小声点儿。”

老计压低了声音:“老曲,咱们几个老兄弟里,你读书多,擅长算计,就由你来居中策划。”

“成!”

老曲爽快地答应下来:“老宋,你去继续盯着,我先去找个人,向他订制些趁手的家伙。”

……

阁楼上,鹿溪赤着脚,使一只水碗叩在地板上,耳朵贴在碗底倾听着。

听到楼下传出有人走动刮碰到物件的声音时,她轻轻吁出一口气,然后,放松了身子,就那么趴伏在地板上,下巴枕在了小臂上。

上一次老爹和曲大叔在大堂里的谈话,她并没有听到。

但是幽怨和不甘,会让她反复想起她和二哥之间的一点一滴。

然后,她就发现,有些不对劲儿。

二哥的变化,是从杨大哥下葬以后开始的。

这才短短几天呐,又是在他至亲的大哥刚刚离世的时候,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给,主说这个好使

给,主说这个好使

撞火佛祖
“神父,我妻子最近一直神神叨叨的,总是说有人在呼唤她。”“给,主说这个好使。”“这是?”“m1911神圣铭刻款,这样握着,对准你妻子,然后扣动这个扳机就行了。”……认真版:古神的低语,盖不过清脆子弹上膛声。魔神的咆哮,压不住舰炮发射的轰鸣。邪神的嘶吼,远没有激光炮充能悦耳。一位被撞火佛祖征召,在异世界重生的雇佣兵,要以神父的身份,接受诸神的雇佣,给那些盘桓物质世界已久的不洁之物们,带来一点小小的火
历史 连载 364万字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

灵灵吼
刘升睡醒,发现跟自家别墅一起穿越到了明末!同时家中多了扇后门,却通向北美!
历史 连载 210万字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无相黄叶
古代文学专业毕业的王文龙穿越到了明代,身处万历二十七年,不会写八股文也不懂得打仗。恰逢明代出版鼎盛期,王文龙只得抄书混个糊口。没成想这一来他佳作频出名震天下:《儒林外史》《红楼梦》《海国图志》……太监中官想要招揽他,东林党人称他博学,传教士发现他比欧洲人还了解大航海历史,而王文龙也在不知不觉间踏上了改变时代的脚步。
历史 连载 1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