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35章第135章
远航的大明船队浩浩荡荡地开出港口,郑和等人也是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赵王朱高燧,想派船送人回去吧,朱高燧怎么可能同意,又不能用强。郑和头都大了。
王景弘眼看事已经成定局,倒是想得开,还安慰郑和:“太子殿下想必也已知晓,赵王又不是能听劝的,干脆就顺其自然。”“咱家也知道劝不动赵王。"郑和看着站在船头兴致勃勃,东看看西瞅瞅的朱高燧,捂着心口道:“咱家是忧心接下来这一路该怎么办啊。”王景弘稍愣,又道:“郑公公是担心赵王…”确实,赵王是出了名的闹腾性子,也就那几位能管一管。要是在海上一时兴起干点啥,他们又劝不住,出了事他们可不好交代。而且茫茫大海上,路程远,过了前面几天的新奇感剩下的就是无聊和未知的海上风险,赵王想必也会待不住。
哎,要在这一路伺候好金尊玉贵的赵王,实在是个麻烦事儿。王景弘能明白郑和头疼的点。
这时,郑和又深深地叹出一口气,他笼着袖子,看一眼王景弘:“你以前在宫里当值,不知道赵王从小就有一个志向。”“?“王景弘眨眨眼。
郑和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两眼麻木地看着上蹿下跳的朱高燧道。“赵王很小的时候就天天说着长大了要征服大海,当海王。”王景弘:“???”
“当初皇上赐封号,赵王还在地上打滚,说不要赵王,要海王这个封号。”王景弘…….…”
然后王景弘动作缓慢地扭头,与郑和同款生无可恋地看向不知什么时候爬到桅杆上,抓着帆布,眺望深海远方,发出奇怪嗷嗷叫声的赵王。负责船队的一二把手正陷入轻微自闭中,站在他们身后,拿着笔和本子的杨荣听了他们谈话,抬眸看向跟个下山的野猴子一样兴奋激动的赵王,他眸光微动,道:“二位公公也无需太过担心,也许,赵王还能在这一趟旅程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呢。”
郑和、王景弘就一起回头,看向这个太子亲口嘱咐他二人照顾一下的书生。要说文臣,他们两都挺讨厌的。
文臣清高,一向看不起他们宦官。
宦官高傲,也一向不屑这些假清高装君子的文臣。两边不说水火不容,那也是互看不顺眼。只是目前文臣还没把宦官这个群体放在眼里,与嚣张又有地位的武将集团比起来,被洪武帝压制得很老实的宦官群体根本算不得什么。
不过这个内阁小文官.……
郑和自从来到朱棣麾下就挺受朱棣重用,也受朱高炽喜爱,接触到的信息自然就比一般宦官多。
他看得出这个姓杨的小官颇受上面看重。
皇上的意思先不说,太子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对杨荣有些另眼相待。郑和还记得,第一次远航前,这位叫杨荣的小文官虽说运气好,被太子选入内阁,但比起另外两个姓杨的,他显然与太子不算亲近。短短两年多时间,杨荣就越过另外两个姓杨的,成了太子眼前红人,还担负此次远航的书吏,负责记录一路上的大小事。太子虽然没有给他一个有话语权的官职,但郑和王景弘也不敢把杨荣当个空气无视。
他们就和杨荣维持一个不亲近又不生硬的关系。杨荣也很识趣,上船后能不开口就不开口,不是那种不懂还要瞎叨叨的文官,郑和、王景弘对他的心理排斥才小了些。此刻听见杨荣主动开口说出这么一句话,郑和,王景弘自然有些讶异,有了前面几天的相处,也没对杨荣的突然张口表示不屑。郑和问:“杨大人何出此言?”
杨荣道:“两位公公应该也有听闻,太子答应过赵王,等下次出航让他随行,这次没答应也是因为赵王婚期将近。”郑和挑了挑眉,王景弘也露出一个思索的眼神。“想来,太子是觉得赵王不会对远航造成大麻烦的。“杨荣慢条斯理道。郑和扭头,和王景弘对视一眼,随后两人又一起看向四处撒欢的赵王。朱高燧哪管别人在说什么,他看着一望无际的海面,就犹如看什么神秘的大宝贝,那里有属于他的梦想,因此,他的眼睛亮得惊人。实在忍不住一身澎湃的热血,朱高燧抓着船舷,半个身子探出去,激动大喊:“哇啊啊啊啊啊一-海盗们,我海王来了,哇哈哈哈哈哈哈一郑和….”
王景弘…….…”
不管怎么说,赵王肯定是个不安分的存在。后面的事实证明。
朱高燧真的.………不太一般。
短短几个月,郑和他们就眼睁睁看着,朱高燧是如何对着海盗们穷追猛打,搜回来一箱一箱的金银珠宝。
此时,朱高燧正指挥一艘战船,手持大刀,经过几个月的风吹日晒,他一身皮肤糙了不少,还成了古铜色,露着上身和膀子,嗷嗷叫着追杀海盗小船的档子,比那些仓皇逃跑的海盗更像坏人。
战船上的小官员还在换不同语言,对着逃跑的海盗喊。大概意思就是:放弃抵抗,海王不杀。
什么海王?
海盗们只听到比他们更恐怖的鬼叫声。
由于大明船队逮着海盗'抢'的名声已经在这片海域传开了,海盗船只要一听到大明船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