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小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从外婆黄语静开始管理药房,账目明晰,井井有条。
这些事情本应是裴轩羽要接手学习的。
听阿布说轩羽正在接受治疗,负责治疗的是个外国专家,轩羽失忆症很快就能好转。外婆也就安心很多了。
黄语静对待手下的管事、伙计非常通情达理。但是医馆那边一直是顾雪莲在管,她也没有多问什么。
外婆心想,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处理。
现在药铺的掌事牌在自己手上,就得弄好这摊事儿。
等顾雪莲从山上“苦修”回来,再把医馆的掌事牌慢慢想办法拿回来。
程婶是外婆最信得过的药房管事。程婶自己一个人带着个小的,过得艰苦。多亏外婆一直照顾,孩子才不至于受寒受饥。
平时也经常派人送米面粮食,还给孩子添置新衣、新鞋。
程婶干活也卖力,为人踏实,在林家也快6、7年了。外婆看人不会错,升她为药房管事之一。
另一个管事是陈伯,陈伯的大儿子从小体弱多病,外婆从小看着他长大。前段时间听说咳血了,陈伯是坐立不安,林家自己的老师傅也帮着陈伯开了不少药方子,就是不见好转。
之前有不少人来和林耀辉拉关系,送来各种滋养补品,家里都快放不下了。
外婆就把这些燕窝、人参拿了出来。派人送到了陈伯家里。说体弱多病得补身子。燕窝对肺痨病效果非常好。
还跟陈伯说,以后家里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都是家里的老伙计了。
陈伯二儿子现在也没找到合适的活,外婆在药房给安排了一个切药、筛药的工作先干着。
陈伯是个老实人,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激。
外婆看着她说:“哪家没有难的时候,您在林家算老伙计了,为人踏实,忠心耿耿。以后在林家,有困难找我黄语静就是了。”
陈伯一家都感激得很。自然对药铺的事情也特别上心。
顾雪莲管过一阵药铺,很少跟下面的人谈心,更不会关心伙计。只要求下面的人往死里干活。
大伙儿看见她能躲就躲,省的她挑刺儿。
药铺里还算有条有理,大家也都会把真实的想法和药铺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黄语静交代。
得人心,才能管好事。这是林子菲经营手账里记的话。
如此一来,林家一半的业务算是慢慢梳理清晰了。
只是医馆那边,听说大部分人都被顾雪莲收买了。高利贷的款大多数也是从医馆里“调度”走的。
这跟老段关系密切。老段原先是个耿直的人,年龄不小了,一直单身,最大的问题就是好赌。
后来说是林成则经常给他些小恩小惠,后来还帮老段还清了之前欠的旧账,老段就乖乖的成了狗腿子。
趁顾雪莲还在山上,黄语静打算跟老段先聊聊。
下午,药铺的事情都盘点完了,黄语静去到医馆。
医馆一共三大间铺子,连在一起。一个大牌匾写着:林氏医馆
一进门是几张问诊大长桌,一共4个中医老大夫,有的在把脉,有的在看舌苔,有的在写着什么,还算是有条不紊。
再往里走,是针灸治疗室,针灸师傅有5、6个。最里面那间是疑难杂症科室,里面坐诊的是林家最有权威的大夫--徐老大夫,算是西林市的名医。
外婆的父亲黄东言和徐老大夫有交情,算是徐老的一个学生。黄语静来医馆也是想特意看看徐老伯。
外婆家是中医世家,是徐老大夫向林耀辉推荐的黄语静。
在黄家没落的时候,徐老大夫跟林耀辉说,这个孩子无家可归,有医药背景,收留下来,说不定能帮林家。
后来由于黄语静姿色过人,又机灵且沉稳,林耀辉诱奸成孕,娶了她,成了二太太。
徐老大夫每天只接6个疑难杂症的病人。为什么是这个数,没人知道。
黄语静走到里屋,看着徐老大夫静坐在一张实木大方桌后,神态安详。徐老没有看向她,问到:“身体什么问题?”
“徐伯,是我,语静”
徐老大夫抬头一看是黄语静,微笑起来。他穿着浅白色粗布长衫,气色红润。
屋里放了暖炉,窗户虚开着,室内很暖和。
她把黄语静当自己女儿看待。黄东言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是被陷害,家道中落。
“都多久没来看我了?”徐老缓缓地说道,声音很有力。
每年也就过年、过节,外婆会过来看看徐老大夫,毕竟是顾雪莲管着医馆。黄语静在药铺杂事也多,过来的机会就比较少了。
医馆有徐老大夫坐镇,那就是金字招牌。
“我虽然在医馆坐着,但是林家发生的事情我清楚得很,静儿,你受苦了。”徐老大夫像一位父亲一样说着这话。
黄语静终于绷不住了,在徐老大夫面前,她泪如雨下,哭得像个孩子。她早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