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了淡淡的红晕。

她那纤长的手指,则悄悄探到了腰间。

微微抿唇,她便摸出了一只荷包。

只是,荷包虽然取出来了,她却踌躇着,鼓不起足够的勇气上前献给杨沅。

刀妃妃正做心理建设的时候,吴秦奕正在盯着她的小蛮腰贪婪地看着。

于是,他一眼就看到了柔荑中那只荷包,双眼顿时一亮。

这是要向人示爱么?

吴秦奕知道,这是那一方民族的一种习俗。

少女一旦有了心爱之人,就会送上自己亲手绣的荷包。

男方一旦接受,这份情缘便也定了。

刀妃妃手指微微一顿,忽然转眸,望向了杨连高。

看到表哥那隐含鼓励的眼神,刀妃妃一时间心中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儿。

吴秦奕看到了两人这一番眉眼交流,哈!这位摆夷少女是要向她表兄示爱?

吴秦奕轻蔑地瞟了一眼还捧着“葫芦丝”的杨连高,嘿嘿一笑,便踉跄起身子向刀妃妃扑了过去。

他也是坐在次席的,距离刀妃妃的站位倒是不远。

“多谢姑娘美意,我来也。”

吴秦奕轻佻地笑说着,伸手便去抓荷包。

刀妃妃吃了一惊,急忙手臂一缩,吴秦奕便抓了个空。

吴秦奕趔趄了一下,伸手又抓,刀妃妃情急之下举高了手臂。

吴秦奕比身材修长的刀妃妃要矮了半头,如何还能够抓到荷包。

他抬手一打,打在刀妃妃的手臂上,荷包一下子被打落在地。

吴秦奕哈哈大笑,想要俯身去拾,只是他已醉了八成,站立不稳,一脚便踩在荷包上。

刀妃妃一见,心中气苦,泪水涌上眼眸。

杨沅皱了皱眉,他很讨厌酒品不行的人。

眼前这人明显喝多了,所以有些浮浪无行。

吴渊窥见了杨沅不悦的神色,心头一惊。

他立即拍案而起,怒喝道:“吴秦奕,你好大胆子,在抚帅面前,也敢耍酒疯,还不请罪。”

“嗯?啊!”醉醺醺的吴秦奕被他一直想要巴结,却又巴结不上的吴家主一骂,突然反应过来。

哎呀,这是杨抚帅的宴会啊。

这一惊,吴秦奕的酒力便吓醒了三分,连忙跪倒在地,大惊道:“抚帅恕罪,吴……吴某人孟浪了。”

吴渊汗了一下,赶紧道:“抚帅,吴秦奕此人,可并非我蓬州吴氏。”

杨沅皱了皱眉,摆摆手:“让他出去吧。”

吴渊赶紧道:“吴秦奕,你当众失礼,浮浪无行,还不快滚出去。”

“啊,不是,不是,吴老爷恕罪,这……这不怪我。

哪个……她,对,她和小吴我早就认识,我们早就有了肌肤之亲。

所以,所以小吴我刚才跟她才没见外。吴老爷勿怪,抚帅开恩。”

刀妃妃刚拾起自己的荷包,这是用来情定终身的信物,却被人踩在了脚下,刀妃妃心中气苦不已。

忽然听吴秦奕信口开河,竟然污辱她的清白,刀妃妃顿时惊愕地张大了眼睛。

杨连高听了也是勃然大怒,如果不是身在此地,他真想一记“大手印”,拍烂了这个混账东西的五腑六脏。

杨连高怒道:“你胡说,我表妹几时与你认识了,又哪来的肌肤之亲?”

“就……就两天前。对,两天前,你们到蓬州做生意,乞求我吴秦奕的关照。

你表妹就……就眉来眼去地勾搭我,接着……,大家都懂得。”

刀妃妃听到这话,只气的娇躯乱颤。

吴秦奕越说越顺嘴了:“正因有了这层关系,所以……所以今日见了你们,我才没有见外,一时忘形,惹得抚帅不悦。

你们快向抚帅说明情况,平息抚帅之怒……”

他一边说,一边向杨连高使出狠厉的眼色。

他相信,这个大理商人既然到蓬州来做生意,一定听说过他吴秦奕的名号。

他可是黑白两道通吃的,这个大理商人独在异乡,一定不敢得罪他。

只要他们惧怕自己的权势,承认彼此早有关系,想必抚帅和吴家主也就息怒了。

杨连高冷笑:“吴先生,你还真是信口开河啊。你说我们早就与你相识,那么你可知道我表妹叫什么?”

吴秦奕把白眼一翻,晒然道:“老子又不打算娶她,问她名姓作甚。”

“你……”

两人还要理论,杨沅忍不住发话了。

他微笑道:“吴秦奕?你……确定是两天之前与他兄妹相识的?”

吴秦奕眼神儿飘忽了一下,断然道:“不错。”

“完了!”

吴渊听杨沅发话时,就知道这位小爷动了怒,哪敢向吴秦奕示意开脱。

是死是活,全看他自己了。

结果,他果然在找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不是吧君子也防

阳小戎
第一年,离乾公主初遇‘君子’,那人正气凛然主持公道,她冷笑:“伪君子。”第三年,皇嗣之争,一步之差满盘皆输,闭目求死,那人唯一出列,身家性命护其回京,她轻嗤:“还算君子。”第五年,政变登基,女帝临朝,赐那人高官厚禄贵女美人,全拒,她微微皱眉:“的确君子。”第十年,清晨醒来,浑身酸疼,她咬牙大骂枕边的人:“枉为君子!”—————【已写一本二百四十万字精品仙侠《我有一个剑仙娘子》,书荒的好兄弟们可以康
历史 连载 264万字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历史 连载 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