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彼其娘之!

你在说些什么鬼东西,我听不懂啊!

这众目睽睽的,颍州地方官府的官员还有当地士绅名流全都在,这……我……

虽说勉勉强强、马马虎虎的,他也能大概其的听懂那么一点。

可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道理,朱宋璋也是明白的。

这种外交场合,要是答错了话,有辱于大金国,皇帝陛下岂能饶了我?

朱宋璋虽然没什么文化,可是作为一个贼,他并不乏心机。

他虽然听不懂,也大概其明白杨沅这番话,是在对他解释为什么言语粗鄙、行动粗鲁。

朱宋璋便故作理解地叹息了一声,应答道:“诺,贵使苦衷,吾知矣。”

朱宋璋心虚的不行,硬生生跩出一句文诌诌的话来。

他生怕杨沅给他再来一篇古文,赶紧肃手道:“贵使远来辛苦啦,可先往城中馆驿下榻。

我等已备下丰盛的酒宴,稍候为贵使接风。明日一早,我们便护送贵使往燕京去。”

杨沅也是心虚的不行。

他来的时候倒是做了一点准备,谁让他“三元及第”的名声太响亮了呢。

不过,他可没想过金国接伴使会难为他。

刚才这段话,还是他从为完颜亮准备的话里硬生生挪过来的。

这时一看不用再跟人家飙古文了,杨沅便对朱宋璋点点头,友善地道:“有劳朱副使。”

两个文盲各自暗松一口气,朱宋璋便张罗着举行迎接宋国使节入城的仪式。

这年代,使者已经不“持节”了,转而以国书替代。

国书当然是要见到对方君主时才会拿出来,不必时时举在手上。

杨沅只管整理一下衣装,然后就在颍州官绅父老的迎接下,摆开仪仗进城了。

……

孔彦舟哪里还有脸面公开露面,就叫士兵扶着,回了他临时驻扎的衙门。

待他回去,才发觉浑身痛楚,内息有些不畅。

这让孔彦舟大吃一惊,照理说,他这一身横练功夫,不要说拳脚了,就算寻常钝器,也伤他不得。

当然,这横练功夫倒也没有江湖传说中的那般神奇。

比如说,刀枪剑戟他就难以肉身抵挡。

如果有大力士执数十斤的大铁椎,虽然是钝器,他也一样抵挡不了。

横练功夫的防御也是有防御上限的,如果对方的力量能够突破这个上限,他就抵挡不住。

可杨沅并没用兵器啊,只凭一对拳头竟能给他造成内伤?

孔彦舟心中好不郁闷。

比武,比不过。

比文,不敢比。

偏生此人对陛下有大用,这时又不能杀。

一向嚣张跋扈的孔彦舟,也只好捏着鼻子忍了这口气。

金人为杨学士举办的接风宴上,孔彦舟缺席了,由金国接伴副使朱宋璋主持,领颍州士绅为杨沅举办了一场接风宴。

……

接风宴后,回到馆驿,杨沅就把寇黑衣和肥玉叶请了来。

花音和小奈已经迅速地搜查了一圈,确定这馆驿中没有盯梢监视的人。

此去燕京,寇黑衣是要和他打配合的人。

谈判啊,当然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了。

而肥玉叶此来,就是为了救父。

因此他得时常和这两个人通气,这样才能打好配合。

此时的肥玉叶,仍旧是一身大宋士兵的戎服。

在花音和小奈倾心指点之下,再加上肥玉叶以前虽然没有出过外务,却也懂些乔装之术,因此这时的她只是看着眉目清秀一些,比较中性。

却没有人敢看一眼,就断言她是个女子了。

三人落座后,寇黑衣便庆幸地道:“子岳,今日在城门口你那一番举动,可真把我吓了一跳。

我还以为,咱们这出使金国的任务,到了颍州城就结束了呢。”

杨沅摇摇头,笑道:“提出和谈的是金国。

今天在城门口刻意挑衅的是金国接伴使。

我还是个文官,这事儿,他们怎么闹大?不过……”

杨沅眯了眯眼睛,若有所思地道:“孔彦舟能忍下这口气,倒是让我大感意外。

看来金国对我们这支使团,真的很重视啊。”

寇黑衣神色一动,忙问道:“子岳,你的意思是?”

杨沅道:“很明显,金国皇帝迫切希望我们能往燕京一行。

所以,孔彦舟这条狗呔的再凶,也不敢动我。”

寇黑衣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又问道:“此事有些古怪,明明是金人率先启衅,陈兵两淮,为何他们又主动要求和谈,对我们如此看重?”

杨沅道:“这正是我找二位来此的原因。

明明是金国主动挑衅,他们又不曾吃了大败仗,为何对我们这支使团的到来如此看重,目的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汉末圣人

汉末圣人

鸣奇
简介:东汉末年,朝局纷乱,人心已然不古,道德尚未消亡。这时的曹操,还是那个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慷慨青年这时的袁绍,还隐居在野,等待天下有变这时的董卓,还在摧锋陷坚,守护着大汉山河这时的刘备,还是一个在卢植门下,喜欢狗马音乐的少年乱世将临,五胡即至,中华民族站在历史的岔路口。文人救不了华夏,武夫救不了华夏,阴谋家亦救不了华夏。圣人不出,国运不兴。稚子曹昂,欲“救百姓于水火,挽国运于危亡”,许下拏云之
历史 连载 322万字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小教官
周卫意外成为了周卫国。曾经的萧雅在南京城破那日绝望饮弹自尽、范小雨为周卫国而亡……,这一次,成为周卫国的周卫还会让那一幕重演嘛,不,他在心中,绝对不会让那一切在发生。他要有手中的刺刀和枪,告诉毫无人性的日军,我华夏虽弱,但不是任谁都能来欺辱,就算你能过来,我也要你付出惨重的的代价。
历史 连载 460万字
东北出马笔记

东北出马笔记

吴半仙
—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
历史 连载 3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