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宋代的元旦休沐假有七天,元宵节也是七天。

不过,官府是要留人当值加班的。

地方官府的正印官,在节日期是统统不许离开衙门的。

至于京城的许多官署,更是连普通的吏员都没有休沐,反而比平时要更加忙碌。

比如都察院,刚刚以御史台为基本框架重组完成。

由于人员调整极大,所以很多事务不能平滑过渡,需要进行很繁琐的交接。

在这种情况下,又适逢新春佳节,都察院需要派监察御史赴各地方巡视地方,考察民情,留守人员的人手不足,就更加忙碌了。

不过整个临安行在,最忙的还是临安府衙。

节日期间,临安府衙不仅要负责临安城的维护、管理和运转方面,事务成倍增加,还有许多平时不需要做的事。

比如通判刘以观一直负责法司方面的事务。

在元旦期间,他就从临安狱调拨了许多轻罪的犯人出来,在临安城的一些大小路口表演节目,内容多以普法和导人向善为主题。

还别说,大牢里藏龙卧虎,人才很多,不少犯人都有绝活,演出的节目五花八门,倒也挺吸引人的。

乔老爷这边,就会派衙役和各厢、坊的街子、铺丁四处巡弋,看看谁家夜里不见窗上有灯光、到了饭点烟囱不冒炊烟。

那他们就得登门了解仔细,看看这户人家是不是点不起灯,吃不起饭。

有巡视的官差,和熟悉该坊民情的坊丁共同调查一番,如果确实是太贫穷的,就会由官府酌情发放“钱酒油烛”。

临安乃首善之地,大过年的,起码你得让那种穷的活不下去的人家过个好年,不然这种节日气氛下很容易出大问题。

汪紫瑞现在暂代杨沅的职务,所以去探望孤寡老人、慰问孤儿院的活计,就要落在他的头上了。

汪通判这几天对着老人要笑,对着孩子更要笑,笑得脸都酸了。

杨沅正值新婚之喜,宋代官员的婚假是九天,所以直到大年初五,杨沅才回到临安府衙。

“破五”迎财神,但杨沅可不是财神,所以他也没有受到隆重的欢迎,实在是所有的人都在忙,临安府里没几个人坐衙了。

如今就只剩下乔贞,领着小猫三五只,在府衙里坐镇。

杨沅帮着乔老爷处理了一些政务,第二天吏部就派人到临安府,传达了对杨沅的任命:

迁升都察院,任右佥都御史。

“依依不舍”地把杨沅送出了府门,乔老爷的腰杆儿便挺了起来,他觉得肩头的重担都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乔府尹和杨沅相处很有压力。

刘以观此人有些刻薄,张宓此人有些无耻,汪紫瑞刚从地方上升起来,脾气秉性还有待观察,不过这三人对于任内之事,能力还是有的。

虽说三人各有各的毛病,至少面对他们的时候,乔贞没有心理压力。

杨沅倒是没有这三個人的毛病,可他做事太喜欢不按规矩来。

这种人做哪有着太多不可确定性,偏偏又有强大的后台,这是任何主官都不欢迎的部下。

走吧,走吧,你我从此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乔老爷站在府衙门口,抚着胡须,看着杨沅带着他的小厮刘大壮,随同吏部传达任命的官员一并离开,便把大袖潇洒地一甩,飘然回到府衙,一头扎进他堆积如山的案牍中去。

……

都察院的官署所在地就是原来的御史台。

由于刚刚改制,事情过于繁杂,所以这个节,就没给任何人放假。

杨沅在一位吏部郎中陪同下赶到了都察院,见到了都御史朱倬。

都御史朱倬是宣和年间的进士,今年七十岁,皓首白须,精神倒还矍铄。

朱棹此人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曾经因为当面顶撞秦桧而被贬为越州教授,坐过好几年冷板凳。

等吏部人员离开,朱倬就向杨沅介绍了一番都察院的情况。

都察院都御史本该设立左右两员,不过现在还只有他一个右都御史。

左右副都御史倒是配置齐全了。

左副都御史名叫肖鸿基,是绍兴五年的进士,从彰州知府任上调来的。

右都御史名叫谈琦,是建炎初年的一位进士。

左右佥都御史中,左佥都御史王晨坤,比杨沅到任只早了半个月,是绍兴年间的一位进士。

由于许多监察御史分赴各路巡察去了,留在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只剩下二十多人,其中有三个是杨沅的同年。

他们和杨沅是同科进士,萧毅然、卢承泽还有于泽平。

杨沅是新科状元,萧毅然是榜眼,卢承泽是探花。

这一甲头三名,现在全都调进了都察院,可见赵官家对于都察院的期许之深。

不过,都御史朱倬觉得年纪太大的人固然没有朝气,可是太年轻的人又缺乏历练,容易被人蒙蔽或者出现其他问题。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雨中城市
成为先秦唯一仙。山中避世无岁月,悟道修行也算自在。为了炼丹,使用术法驱使万灵野兽采来灵草。作为回报,山中也时常真经回荡,为万灵讲道。直到某日,咸阳朝堂上有大臣劝谏,遂,始皇下令屠尽天下方士,蒙恬率领官兵一路缉捕,却在途径一处大山时意外撞见了奇异的一幕……
历史 连载 169万字
汉末圣人

汉末圣人

鸣奇
简介:东汉末年,朝局纷乱,人心已然不古,道德尚未消亡。这时的曹操,还是那个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慷慨青年这时的袁绍,还隐居在野,等待天下有变这时的董卓,还在摧锋陷坚,守护着大汉山河这时的刘备,还是一个在卢植门下,喜欢狗马音乐的少年乱世将临,五胡即至,中华民族站在历史的岔路口。文人救不了华夏,武夫救不了华夏,阴谋家亦救不了华夏。圣人不出,国运不兴。稚子曹昂,欲“救百姓于水火,挽国运于危亡”,许下拏云之
历史 连载 3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