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惊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海运?

李敏、黄肃等人连连摇头。

唐宗鲁叹了一口气,直言道:“海运有利,我等如何不知。只是,不说这海利不容易来啊,就说陛下那里也不答应啊。何况在四年时,陛下下了一道旨意,命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及兰秀山无田梁之民,凡十一万余人,隶各卫为军,且禁沿海民私出海……”

顾正臣听闻,心头微微沉重。

洪武六年,朱元璋还没有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提举司,但大明王朝的海禁,已经开始了。

开始的时间,是洪武四年。

穿越晚了一步吗?

顾正臣暗暗握了握拳头,朱元璋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也是一个匡兴汉族、了不起的帝王,但他本身的学识与眼光有限,不知道海权的重要性。

大明时期的海权,关系的可不是一个王朝的兴衰,而是一个民族的兴衰,是东方与西方气运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西方国运的转折点,大致就在于明代,在于航海事业。

正是因为海禁,中华文明错失了对外了解的窗口。

李敏、黄肃等人都知道香料这东西有多金贵,在金陵更是紧俏货物,十两银未必能买来一斤胡椒。

除了海上敌对势力的威胁与袭扰,大明也没空搞什么远航贸易,休养生息,鼓励垦荒,大规模屯田,发展农桑这才是正事,别说什么远航贸易,甚至连商业也颇有些“不屑一顾”。

据文献记载,洪武十三年的时候,吏部上书:“税课司岁征额米不足五百石者,凡三百六十四处,宜罢之。”

也就是说,有三百六十四个税课司,一年收上来的商税,还不到这点钱。而当时全国的税课司总数量,仅仅只有四百余!

换言之,整个大明国内,一年收上来超出三百两的课税司,仅仅只有三四十个……

当然,直接将国运的衰落归咎在老朱海禁政策上是不道德且不正确的。

不过老陈后来被真正的航海王郑和给收拾了。

可想要拉动大明的国库收入,海运海利是很难舍弃的一环。

顾正臣小心地引导。

事实上,即使给了大明观察世界的窗口,也未必会通过这个窗口学习太多,吸收太多,转变太多。

人家来一趟,带来了五百贯钱的货物,临走的时候,老朱非要送人家三千贯的礼物,这长期以来,谁能承受得了,别说市舶司,就是世博会这样搞也赚不了钱啊。

加上历朝历代“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惯性思维,老朱做出海禁政策,就当时来说,是存在着一定合理性的。

虽然后来有隆庆开关,但大明的航海事业已经受挫。

很多人不了解明初时期的海禁背景,大明开国初期,张士诚、方国珍残余势力频频骚扰朱明王朝,还与“海道”勾结,对沿海地区构成了极大灾难。

洪武时期,老朱作出海禁政策,并不能说完全错误,抛开原因直接说结果是不合适的。

在大明主要精力放在元廷身上时,大海的问题只能搁置,禁海闭关,成为了减少沿海损失、减少百姓与海匪勾结的一种政策选项。

一些史料记载:

“张士诚、方国珍余党导倭寇出没海上,焚居民,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

老朱关闭大海,不是自我封闭的需要,而是自我保护的需要。

只是这种政策,是对内臣民,而不是对敌人,所取得的效果有限。

因为在明年,也就是洪武七年九月初九,朱元璋将会废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提举司,这也意味着海禁的进一步强化!

若任由海禁步步强化,那大明王朝想要重开大海,三十一年内是别想了。

这些闹事的不在少数,动辄就是几千人,上万人,乃至数万人的规模,已经不是小股势力,也不是小打小闹可以解决的。

“海上贼寇横行,确实是个问题。然一味被动防守,既不利沿海百姓营生,也无法根绝贼寇。何况大海利在长远,若是朝廷能兴大海舟,远航靖海,铺平贸易之路。哪怕是以官为主,其利也不可忽视。就以香料来论,那东西运到金陵,顷刻便是大量银钱……”

顾正臣之所以在此时对工部尚书等人提出远航建议,是为了借他们之口,去影响与改变朱元璋的意志。

当然,现在的市舶司运作很失败,甚至是亏本运行,被裁撤掉无可厚非,关键是这种亏本不是民间与海外的贸易造成的,而是大明官府与海外诸国的官方贸易造成的,是老朱定下的“厚往薄来”政策造成的。

而这里的五百石米,大致折合二百五十两至三百两。

而这也从侧面佐证了一点,大明的商税数量,可怜得令人想哭。

老朱的错,不在于海禁,而在于他太过偏执,希望一个固化的框架来运行大明,不允许后世接班人擅自改变“祖宗成法”!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葫芦开小花
++++++张宪带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穿越抗战初期的东北军,于平汉线抗击日寇,每日签到获得奖励,杀敌还可以获取鬼子的单兵技能经验书,只要杀敌就能无限强兵,溃兵败将到了他的手上,立马变成杀敌猛将,从上等兵到军长只需要两个月,先定个陆军上将的小目标!...
其它 连载 5万字
海归大佬的六零小娇媳

海归大佬的六零小娇媳

雁北月
8月24 号V 会有红包掉落—————本文简介↓↓———————昨天,留学归来的贺之尧穿着西装,喝着咖啡,顺带数落父母包办的妻子坐没坐相,站没站像,今天却被大卡车拉着,灰头土脸地和家人一起下放到农村。在农村这边土地上可大有作为,可贺之尧五谷不分,四肢不勤,成了被批评教育的对象。积极上进的陈小麦为了不让他给集体拖后腿,采取了激励手段:贺之尧,只要你被评上劳动模范,我就答应跟你离婚。一年后陈小麦对古铜
其它 连载 11万字
重生成小侯爷的心尖宠

重生成小侯爷的心尖宠

温饵
其它 连载 1万字
农家渔娘种田忙

农家渔娘种田忙

顾小菜
日常慢热种田赚钱养家文。 叶夏羽穿越了,成了一个石头村的十一岁的小女娃。 摇晃的房子,难咽的吃食,软弱的家人,还有个对外泼辣,对娘家怂包且还是扶弟魔的娘亲。 叶夏羽:能不能重新投胎... 明明是村长之家,却是村子里最穷的?!原因竟然是她和她娘! 娘家想要什么给什么,他们吃着糠咽菜,而娘家那边大鱼大肉的吃喝着。 但是就算是母女俩这么闹,家里的人照样还是宠着他们,什么都依着她们,得亏她爹是恋爱脑啊,不
其它 连载 13万字
山河等你归

山河等你归

泊川儿
她是上三山逐北枪唯一的传人,也是当今皇上的舅母。 她曾在国家危难之际,以一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她的长枪上悬着万里山河的命运,而她,单以女子之身扛起。 史书记载她孤身斩敌主帅北境西寒刀,率军驱退二十万敌军入侵,以身殉国,却没人写...她是因爱人危急关头的临时毁约而死。 一朝重生,已相隔十年。 没有显赫骇人的背景,她要如何面对久别的故人? 三山五岳,中川六江侠者重逢,新代辈出,风波再起
其它 连载 84万字
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

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

魔笛童子
傅家在灾区捡到一个三岁半的脏娃娃,竟是傅家流失在外的血脉,舅舅们忙着给她打扮给她喝奶,誓要把她宠成幸福的小公主。 眼红的人嘲笑:“傅家养了个小废材!” 舅舅们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天亮了,眼红的人该破产了!” 宠物龙则高兴地吼吼:“小主人,他们骂你!我可以吃掉他们吗?饿饿!” 麦宝打了一个奶嗝:“都别吵哈!本宝宝很忙诶!” 表面上,她担任幼儿园小小班“学生”一职,实则炼丹修仙、升级打怪是正业,更是
其它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