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卜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括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整座军营,思索着剩余的十数万大军。十中挑一的精壮已被重新编组为甲等战兵,余下的他考虑再遴选两万乙等战兵,也按甲等战兵军制进行整编。
真正有野战能力的大军,已经在上党前线,这十五万援军主要还是作为后备。
战国军制虽有步兵、骑兵、弩兵、战车兵之分,但编制依然粗放,士卒作战与后勤混杂,战时作战,平时杂活不断,许多专业工种未曾完全独立。
若想真正改变赵军,战胜秦军,必须推行专业化建制。
赵括心中已有决断,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校场,沉声道:
校场之上,数万士卒屏息凝神,将领们也神色凝重,等待着赵括的军令。
“炊事兵——负责全军饮食,每三十人为一队,设队长一人,由后勤统筹管理。战兵每十人配一个炊事兵,以战兵营为单位配属。”
“斥候——专职探查敌军动向,搜集战场情报。”
“传令兵——专职军令传递,设专门信号员,利用旗语、鼓令、狼烟等手段确保战时命令通畅。”
“救护营——负责救护伤兵,紧急医疗和后送伤员。”
赵括目光如电,扫视众人:“凡入各部者,专职己任!违令者,军法处置!”
一名老将皱眉道:“将军,如此重编,恐生混乱。军中士卒向来习惯与旧部并肩作战,如今骤然分开,只怕战时难以配合。”
“确实如此。”另一名资历较深的将领皱眉道,“若行军至荒僻之地,炊事兵难以筹措粮草,是否该保留一些士卒自炊的灵活性?”
然而,一名满脸风霜、须发斑白的老将忽然上前一步,厉声道:“赵括!如此胡闹之举,你当真要推行?兵不识将,将不知兵,怎能配合作战?此举乱军之道,我绝不认同!”
赵括目光冷然,缓缓道:“赵军不变,便要败于秦军!”
赵括大怒,旋即冷声道:“军令如山!”
两名士卒上前,将老将押走。众将惊愕,心中震动,原本还存疑虑者,此刻皆噤若寒蝉,谁也不愿再触赵括霉头。
众将齐声应诺,气氛变得凝重。
赵括先对那位年轻将领笑了一下:“其他兵种,诸位也都知晓,只是之前并未单独列营。宣传兵嘛,主要负责军中士气激励,编写战歌、行军歌,传播军令,表演舞台剧,让我赵军知晓秦军的恶毒、秦法的严苛、秦人生活的艰难。激励士卒战斗意志,使人人知其所战!”
赵括目光微冷,接着道:“此外,本将军再下另一军令——自今日起,军营中不得再施行肉刑与杖责!非战时,不可损耗战力!违纪士卒改为关禁闭或服苦役,以劳代刑。”
命令下达后,由军中司马受命监督各将领执行。
“且看吧,我倒觉得好,不用自己着急忙慌地煮饭。”
就在这时,一个清亮的歌声响起:“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老兵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年轻士卒正边洗着锅碗边大声放歌,脸上带着几分惬然的笑意。
“你还不赶紧去报宣传兵?光在这儿吼歌,浪费大好嗓音!”
众人哄然大笑,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这废除杖责和肉刑,改为关禁闭和服苦役,真是闻所未闻。”一名年长士卒摸着下巴,语气中透着疑虑。
“可话说回来,”一名年轻士卒开口,“咱们行军打仗,谁都难保不会犯错。若是不小心犯了军规,过去一顿军棍打得半死,十天半月爬不起来。现在这样,虽有惩罚,但不会削鼻子割耳朵的,对咱来说肯定是好事。”
众人闻言,皆点头若有所思。“管他那许多,遵令行事就好,这也不是咱们这些大头兵们想的。”一个老兵嘟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