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1/7页)
千里江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 71 章 071 ( 二更 +6w 加更 )
李治的震惊仿佛全无作伪 。
以至于谁也不会怀疑 , 他才是这出检举谋逆的罪魁祸首 。
就算当真觉得这出突如其来的大事有异 , 也至多觉得 , 那是李义府为求让自己脱罪而拿出的保命符 , 以图要用一个更大的案子来盖住他的那件丑闻 。
就连隐约察觉出内情的英国公李勤 , 在单纯去看李治表现的时候 , 也觉得陛下此刻的痛心与惊愕溢于言表 。
是真心实意的 。
想来也对 , 若非真已接到命令一一
谁会觉得他真要置长孙无忌于死地呢 ?
就算朝堂上下人人都已看出 , 皇权和相权之间的斗争因为这对舅甥的互不让步而激化 , 但李治对长孙无忌的尊重也是摆在明面上的 。
哪怕以永徽六年的废王立武为分界线 , 也不例外 。
李治对长孙无忌送出的礼物也从未收回 , 给他那几个庶子都册封起来的官职也未曾撒销 。
重启东都之事也是拿韩瑗开刀而非长孙无忌 , 甚至连最新的礼法章程也依然由长孙无忌主持修编 …...
谁都觉得 , 或许在何处发生天灾的那一刻 , 长孙无忌引咎辞职 , 便是最好的结局 。
可现在 …...
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 李治的手有一瞬的颤抖 , 碍于天子体面 , 这份失态很快被他压制了下去 , 将信送上来吧 。“
然而当信一封封地呈现在他面前时 , 他原本还能维系平静的手又重新克制不住
地发抖 。
那些信 , 元诏作为大理寺卿是看过的 。
其中确实有很多不妥之处 。
比如 , 长孙祥曾经向长孙无忌请教 , 是否要在三司会审中有所偏向 , 几乎都得到了长孙无忌的答复 , 而这些也都能和元诏在查阅卷宗中所得吻合 。
这对于需要审断公正的部门而言 , 几乎有着毁灭性的影响 。
倒也难怪当年会出现褚遂良被重罪轻罚的情况 。
哪怕是太宗皇帝当年为立功颇多的贪官求情 , 乃是以天子之尊下令 , 到了如今也多为人所诟病 。
更何况太尉只是臣子 !
若只是如此 , 其实还不到谋逆反叛的地步 。
偏偏在其他的一些信中 , 在经由了李义府和许敬宗的篡改伪造后 , 是真有日益不敬天子之意 。
长孙祥在信中对于韩瑗来济等人的被贬大吐苦水 , 说是陛下绝情 , 建议长孙无忌另想退路 。
他声称 , 以他们在朝中还剩下的力量 , 完全可以召集同党 , 另立一个新君 !
不错 , 陡下近来确实提拔了一批完全忠心于他的官员 , 但那些刚被提拔上来的人未必能得人心 , 他们还有机会 。
【 李义府贪婪枉法 , 杜正伦小肚鸡肠 , 许敬宗溜须拍马 , 于志宁唯唯诺诺 , 何如长孙太尉历经两朝 , 资历深厚 , 学识冠绝 。】
【 天下官员以谁人为楷模 , 一眼便知 。 】
李治读到此地的时候 , 竟然不知道应该说李义府还挺有自知之明 , 还是说 , 恐
怕在长孙无忌心中真是这样想的 , 才让元诏等人都未曾觉察出信被篡改 。
但比起上面那两句 , 还是下面那封信更有杀伤力 。
【 梁王昔为太子 , 感念先皇后恩情 , 必定心向太尉 , 或可奉迎杞王为君 , 同为上策 。 若太尉有心 , 亦可效那罗延旧事 …...】
对此长孙无忌的回应是 , 【 非常之时再议 】 。
“ 混账 ! “ 李治愤而出声 。
信中所用为鲜卑文字 , 似乎是为了避免信件为外人所查阅获知 , 又或者仅仅是觉得这等叛逆之言不适合宣扬得如此际彰 。
可李治昔日还没成为太子的时候 , 便酷爱钻研些 “ 没用 “ 的东西 , 其中就包括寺已被中原政权淘汰的鲜卑文字 。
那罗延旧事 , 说的也正是以外戚身份篡夺北周权柄 , 随后建立起隋朝的隋文帝杨坚 !
这或许不是长孙无忌所想 , 毕竟 , 他若当真有这种愚法 , 早在永徽年间就可以取而代之了 , 但现在一一
这必须是长孙无忌的计划 !
所以长孙祥才需要勾结监察御史 , 以将手伸到御史台 。
所以在他们所勾结的同伙之中 , 会有梁王李忠的旧部和杞王府臣子 。
所以他们才会在李治暂时离开长安的时候有所异动 , 进而被人所察觉 。
所有的一切都说得通了 。
在 「 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