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青石巷、水云间、狮峰山下,相继进入梦乡的时候,临安“市船务”衙门里的灯,依旧亮着。

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远处传来了鸡啼声。

室内的油灯已经快熬干了,只剩下豆大的灯火,还在顽强地挣扎着。

被审了一夜的市船务主事江万载也像那油灯一般奄奄一息了。

没有人对他用刑,他只是被不间断地讯问了一夜。

一夜不眠,也还撑得住。

可他不仅一夜不眠,其他几个房间都有同僚在受审。

江主事也不清楚会不会有人扛不住,交代出一些什么来。

他和判官李麟通金案并没有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其他腌臜事儿。

他担心的是那些事情被捅出来。

正是因为这种担心和恐惧,才让他心力交瘁。

才一夜的功夫,王主事就脸色灰败,一副马上就要咽了气儿的颓废模样。

袁成举一只脚踩在椅子上,手里端着手下刚去买来的早餐,一碗热气腾腾鲜香味美的蟛蜞馄饨。

“不交代是吧?我们的人可是去户部调阅相关文卷了,到时候查出点什么来,你这拒不交代的可要罪近一等啊。”

袁成举一边吃馄饨,一边斜着眼嘲弄他:“你也知道,我朝是优待士大夫的。

只要你能坦白交代,那就又可以罪减一等了,你想想,最后能有多大的罪过啊?”

“可你要是不说……”

袁成举囫囵吞了个馄饨,烫的他嘶嘶哈哈地道:“嘶嘶哈,我让你病死在嘶哈这儿,伱信不嘶信?”

江万载终于绷不住了,垂头丧气地道:“罢了……我说……”

袁成举心中一喜,立刻向书办递了个眼色。

那书办丢下筷子,兴奋地提起了毛笔。

当太阳从江天一线处喷薄而出的时候,刘商秋披着外袍走进了唯一一间没有充作审讯室的签押房。

连夜去户部调取文档的郭绪之正和袁成举说着话,旁边还站着一個账房。

那个账房先生正是昨日发现记载有问题的那个户部账房顾天星。

刘商秋打个哈欠道:“怎么样,审得可有结果了?”

袁成举叹息道:“卑职倒是查出了一些案子,不过都和李麟通金走私一案无关。”

刘商秋不耐烦地摆摆手:“那就移交大理寺去,谁有空理会他们那些狗皮倒灶的事情。”

郭绪之道:“卑职和顾账房昨日连夜回户部查账,已经把户部近几个月来的相关数目都抄录过来了,其中的确有大问题。”

刘商秋两眼一亮:“当真,你快说。”

郭绪之说道:“市船务的账目,没问题。户部的账目,也没有问题。户部和市船务之间的账目,依旧没有问题……”

刘商秋瞪着郭绪之,怒道:“那么你有什么问题?”

顾会计见状,连忙赔笑解围:“账目数据这类事儿,小人更清楚,还是由小人来说吧。”

刘商秋便看向顾账房。

顾天星道:“从山阴上缴朝廷,运抵码头的税赋粮米,船只石数,俱都无差。

市船务接、缴数目,完全相符。市船务与户部的入库账目,也全无问题。”

刘商秋深深吸了口气,这是从四姐夫那儿借来的人,多少给他点面子。

刘国舅强忍着没有一个大嘴巴扇他脸上,就只是那么冷冷地瞪着他。

却见顾天星一脸狡狯地举起一份抄录来的账簿:“刘副指挥,请看,这是市船务报到户部的每次装卸、运输粮赋的雇工费用支出。”

刘商秋一把抢过去,上边写了一堆的数字,看的刘国舅头昏眼花。

于是他又把账簿塞回顾天星怀里,等着他来解开这个哑谜。

刘商秋道:“临安码头的力夫工人,每装卸一石粮食,需用工钱几文,都是有定数的,刘副指挥请看这里。”

顾会计指了指账簿上记载的单价,总价,然后也不用算盘,直接就说出了装卸的石数。

接着他再对照当日户部接收的粮赋石数,两者果然出现了差异。

码头工人的装卸石数,比交付户部的米粮石数,要差出数十石来。

顾会计又随手指着另外某天的记录,还是数字一扫,直接心算结果,报给刘商秋的答案依旧差了数十石。

虽然这粮赋不是每天都有运来,可一次就差数十石,经年累月的积累下来,该差了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

装卸货物,是要用到码头工人的。

你运到户部的米粮可以在账目上作伪,而且可以做到天衣无缝。

但是,码头工人卖苦力的,他从船上搬下了多少东西,他是有数的。

每次都要过秤,一共搬了多少,他们心里自有一本账,你敢少给他一文钱试试?

而这笔支出,体现在户部,就只是一个单价和一个笼统的总额。

这个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我死当天,顾总和白月光订婚了

我死当天,顾总和白月光订婚了

醋花生米
结婚两年,他为了白月光疯狂的报复她全家。父亲入狱身亡,母亲脑梗重度昏迷,残疾弟弟被送精神病院,而自己被他灌了半瓶的避孕药,无法生育。 顾家更是想要她的血,救活年近九十岁的老太爷。终于,她死了。……三年后,莫念初强势归来,她身边有良人陪伴,更有可爱的萌宝绕膝。 他红了眼,把她逼到角落, “生了我的孩子,还想跟别人,我不准。” “我早已经不爱你了。” “我一天没签字,你就还是我的。”他抱着她的大腿,跪
历史 连载 0万字
寒门崛起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 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幸又看得到气运。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 国力上升垂拱而治; 法纪松弛,官纪慵散; 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 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 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 谨以此文向所
历史 连载 57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