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爬上军器监的屋檐,院子里的雾气还未散尽。张浩站在台阶上,肩上背着准备好的包袱,手中握着那把已经陪伴他多日的短剑。剑鞘上的皮革已被磨损,显露出岁月的痕迹,但在晨曦的照耀下,剑柄上的铜饰依旧闪着微弱的光泽。
张浩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德华走到他身旁,将手中的木箱稳稳地放在地上,抬头望了一眼天色。“时候差不多了,该动身了。”他说完,弯腰提起木箱,步履沉稳地朝院门走去。
走出院门,街道上已有了零星的行人,叫卖声混杂着马蹄声,远远传来,像是这座城市的脉搏在缓慢张醒。街角的蒸笼冒着热气,包子香味随风飘散,勾起了张浩胃里的饥饿感。但他没有停下脚步,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烟火气息牢牢记住。
两人一路无言,只有脚步声在小巷中回荡。走出巷口,视野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田野出现在眼前。
德华停下脚步,将木箱放在地上,直起身子,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条路我已经很久没走过了,”他的目光投向远处的山峦,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上次来这里,还是二十年前。”
德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没错,那就是传说中的‘天工山’。”他的声音低沉而缓慢,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历史感。“据说,山上有一座古老的矿洞,里面藏着天工之术的秘密。”
德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弯腰重新提起木箱,迈步向前走去。“能不能找到,并不重要。”他的声音随着脚步渐行渐远,“重要的是,我们要亲自去看看,哪怕只是为了印证一个传说。”
张浩踏上山路,脚下的碎石在靴底发出细微的碾轧声。山间的雾气还未完全消散,湿漉漉的空气裹挟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他抬头望去,山路的尽头隐没在一片朦胧的绿色中,仿佛通向未知的彼方。
张浩应了一声,脚下更加谨慎。山路陡峭,蜿蜒向上,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专注力。他的手指不经意间碰到腰间悬挂的短剑,剑鞘冰凉,仿佛提醒着他此行的意义。
“歇一会儿吧。”德华的声音从前方传来,他在一块平坦的岩石旁停下,将木箱放在地上,转身看向张浩。
山间的雾气渐渐散去,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梢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张浩和德华重新背起行囊,沿着崎岖的山路继续前行。脚下的碎石偶尔滑动,发出轻微的摩擦声,伴随着两人的喘息,成了山林间唯一的节奏。
德华的脚步略微放缓,目光依旧注视着前方,仿佛在思索着什么。“相传,天工之术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天地之力的凝聚。”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悠远,“古人认为,真正的天工,能够沟通天地,借自然之力造物,甚至超越常理。”
德华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世事变迁,许多古老的智慧都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或许是人心浮躁,再也无法静下心来领悟其中的奥秘吧。”
“到了山顶,一切或许就会有答案。”德华忽然开口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笃定。
“师傅,前面好像有条溪流。”张浩指着不远处,隐约可见的潺潺水流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两人走近溪流,清澈的泉水从岩缝中涌出,汇聚成一条细细的水道,流淌在石块之间。张浩蹲下身,用手捧起一汪水,冰凉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他将脸埋在水中,洗去了满身的疲惫和尘土,随后又将水囊装满,递给德华。
张浩笑了笑,目光落在溪流旁的几株野花上。淡紫色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娇嫩而坚韧,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师傅,您觉得我们能找到天工之术的秘密吗?”
张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中那股莫名的焦躁渐渐平息。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尘土,“那我们继续赶路吧。
“这地方,倒是少有人迹。”张浩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
张浩没有接话,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他总觉得,这片山林太过安静,甚至连鸟鸣声都听不见。风吹过树梢,枝叶摩擦发出轻微的响动,却像是某种低语,令人心头一凛。
“那就是矿洞?”张浩低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和紧张。
张浩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为什么?既然找到了入口,为什么不直接进去?”
他顿了顿,目光从张浩的脸上移开,落在那幽深的洞口上,仿佛在回忆什么。“相传,天工之术不仅需要技艺,更需要心智的考验。盲目闯入的人,往往都会迷失其中,再也无法出来。”
德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蹲下身,将木箱放在地上,打开箱盖,从中取出一根火折子和一把小巧的铜壶。他熟练地将火折子点燃,火光在暗淡的林间闪烁,映照出他脸上的皱纹,显得格外沧桑。“先探查一下洞口的情况,再做打算。”
“害怕了?”德华的声音低沉而平静,没有责备,只有一丝淡淡的关切。
德华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缓缓站起身来,将铜壶挂在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