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一念以成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满仓见人群散去,便向张大娘等三人道谢,三人摆摆手就往院外走。
小院终于安静下来,就连平时烦人的蝉鸣声也觉得动听,满仓深深地吐出胸中的浊气,走进屋去。
小姑没好气地说:都是你个惹祸精,看吧把老娘急的。
阿婆,你急撒子嘛,满仓顿了顿,老气横秋地说:他那几副颜色,还入不了我的法眼。
小姑把一叠钱塞回满仓的手中说:你惹的事,你自己收。
老太太也是爱钱的,再说,谁不喜欢钱?何况老太太以前还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大世面大抵是见过的,不像满仓刚刚拿到“巨款”的窘态。用老太太的话说,以前小黄鱼才是真真的漂亮。老太太接过钱,二话不说,拉开床边的柜子,从里面拿出一个红色的木匣,再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打开木匣,把钞票放了进去,向满仓伸伸收。
笨蛋,小姑咯咯笑道:老妈,问你还有没有?说完忍不住笑出声来。
小姑应了一声,闪身进了厨房,自顾忙去了。
没了?阿婆不信。
老太太这才信,把钱装进去,锁了起来。递给满仓两张皱巴巴的钞票:给你买糖吃。
老太太见满仓接过钱,开心极了,把满仓赶了出来。满仓知道,阿婆准备把木匣藏起来。满仓边走边想,得赶紧挣钱就为博老太太一笑也值当。
小姑边和面边说:叫你得瑟,你婆最喜欢钱了。不然她一个人能把这一大家子打理好。
小姑笑笑:不错了,还给你两块。不过你也实诚,为啥子不给自己留点耶?至于我的钱,不着急的。
没事,我在屋里看见的,本来要出来帮你,但是你婆不让我出去。她还在一边干着急。老大,你不会怪小姑吧?小姑笑道。
对了,我问问你耶,你明明有钱,为什么今天不愿意把他们的货款结清?那么多钱放在家里也不安全。小姑问道:我看那个满大炮,今天来者不善。
也是,说好的事,说变就变,翻脸比翻书还快。不过,老大,你以后尽量少和满大炮那群人打交道。这种人最好躲得远远的。小姑叮嘱道。
你去竹林干嘛?小姑问道。
满仓在竹园里看见鸡蛋大的石头,就往口袋里装,装满了就回屋,来回折返了好几次,小姑问他干嘛?他也没有回话。满仓觉得应该有好30多个了,再没有继续往家里搬。然后就开始按照师傅教的方法,丢起了石头。
满仓应了一声,跑回家。一到院门口,就看见很多人在排队,小姑正拿着本子正在记账,李嫂过称,张大娘和张婶负责把过好称的蚕茧倒入堂屋的麻袋里。
终于送走最后一个卖茧的乡亲,暮色将大地染成琥珀色,喧闹的小院终于重归宁静,阿婆坐在竹椅上,吱呀作响。满仓俯身从青石井栏边抄起葫芦瓢,井水在瓢底晃出细碎的金光。他仰头喝下去,水珠顺着脖颈滚进汗湿的衣领,喉结在夕照里滑动。
顿时又惹来阿婆的埋怨:小子,家里的茶那么香你不喝?就知道喝生水。
阿婆对满仓也是无语,便道:生病了,没人管你。说完便起身,往厨房走去。厨房里杂酱面的香味又开始在小院里游荡,满仓摔了摔酸痛的手,不等小姑喊,自己就跑进厨房,端了一碗,蹲在门口的石阶吃了起来。
吃完杂酱面的张大妈三人对小姑一通夸奖,差点害的小姑不好意思,三人帮小姑洗完碗后便各自回家,各找各妈。
厨房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小姑掀起粗布围裙擦汗,发梢还沾着几点面粉:别折腾了,蚕茧一共有2000斤左右,薯干要不是我拦着,那几个婆姨能把地窖搬空,约莫一千六百斤上下。“
阿婆,拉了拉出神的满仓,问道:能卖多少钱?
阿婆追问道:究竟能落几个子儿?
小姑倚着门框,看着阿婆,又呵呵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