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卜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淑寒小说baixingdai.net),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色初降,邯郸城内,平原君赵胜府邸灯火通明。庭院中,晚风微凉,烛火摇曳,映照着堂内三人的身影。
平阳君赵豹则坐在一侧,手抚长须,微微颔首,虽未开口,但那双锐利的眼睛中透着审视。
“括儿,听闻你上任后,便严令各部遴选精锐,短短两日间,便已将万余人编入你的直属军中。如此雷厉风行,倒是有乃父当年的风范。”赵胜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也带着几分试探。
赵豹轻轻放下酒杯,目光一凝:“哦?什么大事?”
赵胜和赵豹对视一眼,赵豹眉头微蹙,沉声道:“军爵之制乃国之根本,岂可轻易改动?”
而赵国爵位,至今仍沿用旧法,平民士卒鏖战沙场,即便屡立战功,亦难得封赏。试问,在这等军制之下,士卒何来血战到底的动力?”
赵胜也敛去笑意,神色渐趋凝重:“秦军军爵严明,鼓励杀敌,的确使其士气高昂。但赵国不同,赵国素来由贵族掌军,军中事务大部由公室与贵族掌控。若依你的法子,士卒可凭军功封爵,那些贵族如何自处?”
赵豹听完冷哼一声,起身踱步,背影映在屏风上,似乎陷入了沉思。
而且若开放军功授爵,士卒虽必然奋勇争战,可一旦战功封爵,那些新兴军功贵族势必冲击旧贵族阶层,引发朝堂震动。
赵括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叔父,侄儿以为,秦军功爵制的成效已有所验证。昔年秦国白起,仅出身寒门,却因军功直封武安君,秦军上下莫不以此为励。赵国军爵若不变,未来战场之上,如何与这样的对手争锋?”
赵胜若有所思,轻叹了一声,缓缓放下酒杯:“你有何计策可解决封爵带来的财政和政治问题呢?”
赵胜微微挑眉,缓缓道:“军职和军爵分离?括儿,你详细说说,此法究竟如何施行?”
赵括目光坚定,沉声道:“叔父,两者相辅相成,然未必不可分离。
若二者合一,则贵族世袭军职,非贤即愚,军中难免冗弱;
赵胜抚须沉思,缓缓道:“听起来似有道理……那你的‘军职’又该如何设立?”
每部七千余人,设将军一人,副将军一人。辖六个千人队。
每营三百人,设营尉一人,副营尉一人,辖五曲。
每什十人,设什长一人。”
赵胜听完,皱眉道:“如此一来,军中职务井然有序,权责分明,倒是可行。但……你的军功爵又该如何设立?”
我拟简化之,设五级军功爵:侯、伯、子、男、士,每一级再分上、中、下三阶。
“战阵之上,若军中实职者阵亡,可由军功爵位者暂摄其职,以稳军心,以免战局遭失去指挥,陷入混乱。”
赵括正色道:“叔父所虑有理,故此我拟设立更具激励性的赏赐。伤残或战死将士,家属可获免税免徭役三年之权,并得熟地一顷,宅院一座。此举可保军士无后顾之忧。”
赵括神色不变,沉声道:“叔父放心,不会按商鞅所行的激烈变法。
只是,为免爵位泛滥。可做如此规定:
侯爵可世袭两代,每袭爵一次,递减一级。
如此一来,既能激励新晋军功者,又能保障原贵族之权。”
赵括目光微凝,沉声道:“秦军以斩首记功,虽行之便捷,然亦存弊端,易生争首邀功之乱,且割首易贻误战机。
且依军令难易、收效大小,定赏罚之制,以杜争功乱象,使军纪更为严明。”
赵括点头:“侄儿明白,可先在上党之战中试行,而且仅限军中。
若此法可行,再逐步推行至全国,以免激起强烈反弹。”
赵括微微一笑:“侄儿愿以三年为期,逐步推广,使之水到渠成。若有王上与叔父们的支持,侄儿以为此事必成。”
赵括闻言,起身拱手,郑重道:“多谢叔父支持。”